口服效果最快女性药_(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济南将建...__┿Q【3949,67338】『直接添加 无需打开』真 心 推 荐 十 年 口 碑 老 店 诚 信 第 一保 密 发 货 冒充老板騙多名女子逾10萬元,交友軟件里的“海王”被批捕
原標題:10項舉措!一起了解蘇州大學本科生資助政策
來源:蘇州大學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學前至研究生教育階段全覆蓋,從制度上保障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入學。
目前,我校已建立起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資助體系。
1.?綠色通道
我校建立“綠色通道”,對被錄取入學、無法繳納學費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2.?國家獎學金
特別優秀的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每人每年 8000 元。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榮譽證書,并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3.?國家勵志獎學金
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每人每年 5000 元。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榮譽證書,并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4.?國家助學金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可申請國家助學金,解決在校期間的生活費,平均每人每年 3300 元。學生在“江蘇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填寫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暨國家教育資助申請表》,于每年秋季開學向我校提出申請,我校每學年評定一次。
5.?國家助學貸款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辦理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與住宿費,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 元,在校期間利息由國家承擔,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學制加 15 年確定,最長不超過 22 年。
國家助學貸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與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主要以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為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咨詢辦理。沒有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可向我校學生資助部門咨詢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6.?應征入伍服兵役學費補償、貨款代償及學費減免
對應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對退役后復學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實行學費減免;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學費減免。補償或減免金額根據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本科生每生每年不超過 8000 元。?
7.?基層就業學費補償
赴蘇北相關符合條件的基層單位就業的省內外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將于服務期滿 36 個月后由政府一次性返還其攻讀最后學歷期間所繳納的學費。學費補償額度按其在讀期間實繳學費金額確定,本科生每生每年補償金額最高不超過 8000 元。(申請者需要在就業之日起+八個月內進行資格申請)。
8.?學費減免
對在我校就讀的全日制殘疾本科生免除學費,資助標準按其在讀期間實繳學費金額確定,本科最高補助8000元。對于原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本科生(脫貧之日起五年過渡期內)減免學費,按實繳學費金額確定。?
9.?勤工助學
學生在學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在我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原則上每周不超過 8 小時,每月不超過 40 小時。
10.?校內資助
我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減免學費等。
?我校積極探索發展型資助新體系,著力構建新形勢下資助育人新模式,深度融合“智慧資助”“隱形資助”“精準資助”,在規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立體幫扶上下功夫、在激活動力上下功夫,把資助育人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學生心中,提升資助精準性有效性,切實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安心就學護航、健康成長引航、順利成才守航、職業發展助航,不讓任何一個蘇大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掉隊。
一、規范管理筑同心,融通數據應助盡助
規范資助工作。落實資助“四清”準則,做到資助程序清、辦理手續清、困難情況清、受助明細清。從深入摸排、精準識別、準確定級、資助分配上做到數據互融互通,形成智慧閉環。
夯實摸排工作。結合迎新網大數據分析、電話調研、云家訪等,預先梳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掌握學生家庭實況、困難實情,提前制定資助方案。利用好新生入學報到的關鍵節點,開辟綠色通道,面對面了解學生困難,解決學生疑惑,辦理助學貸款,發放“勵志助學包”,解決入學難題。
強化精準資助。利用大數據,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大數據、無感知、不評議的精準資助,兼顧公平和學生的自尊,做到對學生無聲的關懷。依托省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與扶貧辦、殘聯聯動,精準資助原建檔立卡、低保、孤兒、殘疾、特困供養等五類特殊困難學生。
二、立體幫扶暖人心,融合資源助學筑夢
綜合使用“顯性+隱形”、“家+校+社會”的創新型幫扶方式。組建幫扶團隊,強化幫扶效果。通過組建一對一、多對一的困難幫扶團隊,立體化構建教育幫扶體系,實現情感溫暖、認知調整、心理疏導,達成助困、暖心、引領的幫扶目標。
拓展資助渠道,爭取社會資源,積極拓寬解困助學路徑。學校先后與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先后開展“蘇州大學?隆力奇圓夢助學計劃”、東吳人壽-蘇州大學“陽光育人暨百城千人”助學計劃,探索校企合作“一幫一”+“愛心學社”助學模式、校企合作“二幫一”+“知名企業家”助學模式。
把握急難愁盼,懂得學生關切與實際需求。從冬日里的暖心與關心、假期里的走訪與慰問到危難時的幫扶與救助,學校始終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對于因疾病、意外、災害等致貧返貧的學生,切實保障需求、及時發放補貼、幫助度過難關。據統計,近兩年我校資助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暴雨洪災等突發困難學生近千人,發放補助60余萬元。
三、激活動力強信心,融入實踐助力成才
用好指揮棒,激勵學生自助助人,感恩回饋。將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作為評獎評助必要條件,發揮獎助學金對學生思想品德塑造的引導作用。共抗疫情,2020年度學校獲獎獲助學生均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人均參加活動時間達57小時。
用好身邊人,選樹優秀學生榜樣,示范帶動。學校每年組織“自強之星”評選活動,并專門安排“自強自立標兵”參加學生標兵宣講團,連續多年在校內評選“勤助之星”。除此之外,學校還以受助學生為對象,開展誠信教育、征文、微電影、社會實踐等形式多樣的資助育人活動。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系方式
辦公地址:天賜莊校區華豐樓304
聯系電話:0512-67169512
蘇州大學新媒體中心
資料來源:學生工作部(處)
編輯:榮幸